作者:admin
“未谋其面,先闻其声”。对于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红罐案中广药集团的代理律师史玉生而言,虽然还没得到红罐装潢案二审的审判结果,但是他已经像往常一样奔赴在出差的路上。出差回北京的间隙,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史玉生匆匆接受了方圆律政记者的采访,他语速稍快,思维却很连贯,将一名律师该有的涵养和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深厚的专业积淀 “由于红罐装潢案案情复杂,专业性也很强,广药方面当然也就希望能有更强力量的注入。”史玉生很自然地谈起了自己代理红罐装潢案的渊源。2013年上半年,金杜广州分所一位合伙人牵线搭桥,向广药推荐了史玉生。广药经过了解,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决定请史玉生作为他们的代理人。在金杜成立的第二年(1994年)就加入金杜的史玉生,拥有长达20多年的从业经历,可谓是金杜知识产权领域元老级的律师,曾代表多家世界知名公司参加在中国法院进行的知识产权诉讼,身经百战,还曾连续三年被英国权威法律评级机构Chambers and Partners评为杰出争端解决律师,被全球知识产权权威杂志World Trademark Review(《世界商标评论》)评为中国区商标维权及诉讼业务杰出个人,并认为他“擅长处理复杂的争议案件”。由此看来,广药正是看中了史玉生扎实的法律业务基础,就像史玉生所说:“我们虽然不像加多宝找的专家教授那样,理论功底很强劲,但是我们非常专业。”史玉生声音浑厚,气息沉稳,骨子里的自信不自觉间彰显出来,却又那么平易近人。 专业的积淀让他的观点显得更为鲜明和独到。他在无数次面对媒体采访的时候不断申明和重复,耐心如初,本次采访中依然如此。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采访中史玉生谈到红罐装潢案时的第一句话。“我认为,知名商品是王老吉凉茶,商品是凉茶,知名的是王老吉。王老吉凉茶的特有包装装潢是由王老吉三个字作为核心要素,加以特定颜色、图案组成的包装装潢,三个要素是一体的,构成特有包装装潢的全部要件。本案诉争的标的物决定了红罐装潢与王老吉凉茶不可分离。知名商品的经营权既可以自己行使,也可以授权他人行使。”坐在对面的史玉生口齿流利,条理清晰,谈起案件内容来,强大的气场仿佛置身于法庭之上。 棋逢对手的快乐 在红罐装潢案一审中,当加多宝的代理律师身着律师袍亮相时,史玉生内心有些诧异,因为广药的代理人都是西装领带加身,这对只在2003年代理日本丰田与浙江吉利商标之争中穿过一次律师袍的史玉生来说,心理上有一些波动,但是他很快就又恢复了一贯的沉稳,“当时我感觉对方特别重视此次庭审,但是我们的着装也没有什么不妥。” 而在二审之前,史玉生先是接到最高人民法院在着装方面的要求是统一穿律师袍,但是很快又接到了不用穿律师袍的消息。据了解,法院一般不会要求律师穿袍出庭,只有对特殊、重大案件进行审理,或有媒体现场录像,才会通知律师穿律师袍。史玉生对此的理解是,最高人民法院考虑到二审中广药方面的代理人中有一位是广药集团副总经理、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副董事长倪依东,由于他并不具备律师身份,所以可能会出现服装不统一的状况。“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对于代理人着装的要求,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更高规格的要求,这种周全的考虑可以避免出现瑕疵。”史玉生对二审的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与高手过招、斗智斗勇,领教那种“四两拨千斤”的快感,常常会让人找到“弄斧到班门,下棋找高手”的意境。 史玉生和加多宝代理人姚欢庆在庭审中可谓是针锋相对,频频出招。史玉生在审判长核对双方出庭人员身份时,首先对姚欢庆的出庭身份提出异议。当被问道当庭质疑姚欢庆的代理身份,在姚欢庆看来是史玉生的一种诉讼策略,史玉生却坚定地否认:“这是基于我们对法律的理解和尊重。” 一来二去的庭上交锋,庭下见面史玉生却觉得私下见面交谈时倒没觉得尴尬。“我和姚教授都很坦然地面对彼此,因为我们都互相理解,明白各自都需要对客户的利益负责。”这似乎也体现了律师这个职业的特殊之处,遇到越强劲的对手,自己庭上的发挥就越好,也就越有一种成就感,彼此之间也就越尊重对方。 在红罐装潢案一审期间,史玉生和姚欢庆都是从北京飞到广州,至少有两次在机场候机时遇见,也进行了愉快的交谈。这种不经意的照面,反而让二人的关系更像同盟战友。 由于采访姚欢庆在先,当间接听到姚欢庆对自己的印象为敬业和专业,并十分佩服时,史玉生哈哈大笑,继而说道:“我也很佩服姚教授。”沉思数秒后,史玉生将“佩服”的原因娓娓道来,“姚教授主要是研究民商事法律的,而知识产权法属于民商法中的部门法,所以姚教授对知识产权法的体系掌握可谓是比较熟悉。此外,姚教授的学理性很强,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也很出众,这在当庭对决中对快速做出反应非常有帮助。”可是,史玉生话锋一转,“姚教授毕竟是学者,不是律师,理论方面虽然是他的强项,但是由于出庭次数并不多,然而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彼此各自发挥优势就好。” 精彩与遗憾并存 红罐装潢案的二审是在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号大法庭开庭审理的,这也预示着此案分量非同小可。有人问史玉生,这个案件的影响力是前所未有的,是否可以算是史玉生的巅峰之作?史玉生虽然没有正面回答,却也点头认同:“这个案件的社会影响力很大,所受关注度很高,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机会。这是在我职业生涯中很有分量和最有成就感的案件之一。”当然,对于见惯大案的史玉生来说,更精确地表述是“此案更进一步提升了史玉生的知名度和个人影响力”。由于一审和二审没有限制当庭发言时间,这让双方代理人进行了更加充分的阐述,这种民主体贴的细节让史玉生印象颇深。 庭审网络直播的案件除了2012年2月29日苹果和唯冠争夺Ipad在华商标权的案件外,就是此前广东高院开庭审理的红罐装潢案,而这两个案件恰好史玉生都作为代理人参与其中,他感触颇深:“包装装潢对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从现实情况来看,企业对包装装潢的维权意识和重视程度都在不断提高,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但是,有一些企业家对法律存在的意义还存在误区,总认为只有自己的企业深陷在官司纠纷中了,才需要和法律发生联系,却忽略了其实法律对企业最大的功效在于‘防患于未然’。” 每一次庭审,史玉生都认真准备,可是他却自言,并不是每一次庭审都那么令自己满意:“法庭就是一个舞台,律师就是演员,而观众有四类:法官、客户、旁听人员和媒体。每一次开庭都是一次表演。当然每一次庭审都有精彩绝伦的地方,可是也都有遗憾。”当追问是不是一个特别追求完美的人时,史玉生认同地点点头。正是由于这样的性格,每次庭审后的成就感和挫败感才会在史玉生身上不断更迭,而这种更迭也让史玉生得到了人生的升华。 ', ), 7 => array ( 'id' => '8', 'man' => '山东岛城律师事务所', 'keyword' => '', 'dates' => '2015-09-23', 'num' => '8', 'title' => '记衡水市首届十佳青年律师刘勇进', 'sort' => '他山之石', 'content' => ' 刘勇进现任河北志安邦律师事务所主任,一贯平和的面容,走在人群里毫不起眼。7月2日,衡水市律师协会召开“衡水市首届十佳青年律师表彰会”,刘勇进从市司法局领导手中接过了“十佳青年律师”这一沉甸甸的的奖牌,那一刻,他心情激动不已,暗下决心,今后将更加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再立新功!
律师是他心中最神圣的职业
1997年,刘勇进从河北司法学校毕业后,一心想从事律师工作,但这个理想对当时的他来说是一种奢望,因为在他的理想面前横亘着两座大山——取得大专学历和通过律师资格考试。当时报考律师资格考试的学历是大专,而河北司法学校属于中等中专,首先学历上达不到要求,刘勇进早有准备,在毕业之初就参加了河北大学法律系的自学考试,并在1999年取得了河北大学法律系的毕业证书;第二年又报名参加了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并于当年考取了律师资格。
刘勇进毕业之初有过择业的迷茫,就业生存的压力,家人的期盼……他忍受着种种煎熬,只有“律师”这个清晰的目标鼓舞着他拿出全部的精力重新投入到学习中,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是一段值得永远还念的日子”每提起这段日子,刘勇进就这样说。
勤恳和责任的坚守让他成功迈出第一步
拿到了律师资格,一年的实习期满后,刘勇进终于在2001年拿到了执业律师证,他成了一名真正的律师,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这也仅仅意味着他有了从事律师职业的资格,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根本没有人认可,更没有人找刘勇进打官司,没有案源就不能生存,不能生存还谈什么发展。刘勇进就一点点儿地挖掘,一点点地开拓。“没案源不能急,但只要接到案子就百倍珍惜,以十倍付出弥补自己经验上的不足,每个案子都要用实在的质量说话,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坚冰,才能让当事人信服自己,让案源之水活起来。”刘勇进始终抱定这一信念,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专业、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业务。
经过坚持付出,刘勇进终于有了回报。2002年冬天的一件学费纠纷案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刘勇进介绍,本地一当事人与河南省某学校因五万元的学费发生纠纷,当事人的家长找到刘勇进的时候,已经和学校闹僵,学校坚决不退钱,而且还要求当事人支付数千元的食宿费用。当事人家长看到刘勇进那么年轻,投去了不信任的目光。“作为一名律师得始终坚持那份责任,不但把案子办成,还得让当事人满意!”刘勇进心里琢磨着。准备好诉讼材料之后,他和当事人一起赶赴当事学校,去法院办理了正常的立案手续。程序走完后,刘勇进并没有立即返衡,而是去了学校,与学校领导进行了沟通,摆明了其中利害,讲清了法律关系,并将已经立案的情况知会了对方。经过两个小时的解释和说服,校方终于同意了退款的要求。当事家长拿到钱,到法院撤了诉,此案就这么圆满解决了。这起成功的案例,成为了刘勇进在执业律师的道路上成功迈出了第一步。在最初的三年中,刘勇进靠着那份努力和责任,业务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他的律师之路也越走越宽。
他自命平凡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刘勇进自命平凡,说自己没有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就是靠着这颗平凡的心,他却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元化,非诉讼业务逐步成为律师业务中不可忽视的领域。”经过几年的奋斗,案源也稳定了,生存也已不是问题,刘勇进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非诉讼业务的钻研和开拓上。2009年至2012年,刘勇进全程参与某单位的上市工作,这是一家衡水本土企业,2009年公司提出三年上市的战略规划,作为该企业的法律顾问,刘勇进责无旁贷地成为企业上市筹备组成员。上市所涉及的金融业务是一个新兴业务,在北京、上海方兴未艾,对于地处华北腹地的衡水来讲,更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借鉴。作为拟上市公司的法律顾问,其工作直接影响着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为了能胜任这一角色,刘勇进抓住工作外的一切时间恶补金融知识,到北京参加证券业务培训,向北京的专业律师团队取经……上市工作正式开展后,刘勇进对于经手的每一份文件,出具的每一份报告都严格要求,力求形式、内容、文字等方方面面既严谨、客观,又得满足多方面要求,并将这种工作状态一直持续到2012年上市成功。
2012年,刘勇进开始担任保险公司的法律顾问,任期内他经办了大量的交通事故理赔案,既保证了保险公司合法利益不受损,也让伤者正常的理赔诉求第一时间得到赔付。看上去每件案子都很平凡,但是每一起事故背后都有一个受伤的家庭,尽快的理赔就能使他们的创伤更快减轻。担任保险公司法律顾问的几年里,刘勇进代理了近千件保险理赔纠纷,事事有结果,件件无投诉。
刘勇进还积极参与衡水市法援助中心指派的法律援助工作,关注弱势群体,处理社会纠纷,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刘勇进积极参与法律咨询热线及青少年维权活动,多次深入街道、社区,进行义务法律咨询,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他还无偿为农村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法律的保障,涉及农村土地流转、村集体选举、村集体经济合同签订等工作,让群众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和力量,让农村经济和社会保持了健康发展,更让老百姓感受到了“依法治国”的好处。
在刘勇进眼中,这些事不单单是简单的工作,重要的是它还体现着一种和谐。正是这种细微的平凡工作,才是构成我们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石,平凡之中凸显伟大,细微之处闪耀精神。
十五年来,刘勇进默默坚守自己的本职工作,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是一名共产党员。刘勇进表示,要以“十佳青年律师”这份荣誉为动力,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担起公平、正义这条重担,用法律的武器保障社会的和谐与老百姓的平安!
发布日期:
2023-06-12